top of page

📋 # 自僱人士報稅全攻略:自由工作者的生存守則避開罰款+合法節稅,一次搞懂權利與義務!

  • 作家相片: Michael Chan - Bida & Co.
    Michael Chan - Bida & Co.
  • 8月7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🔍 一、誰算「自僱人士」?這些身份要注意!

根據各地稅務定義,若符合以下任一條件即屬自僱人士:

  • 💻 自由接案者(Freelancer):設計師、寫手、攝影師等獨立接案

  • 🛒 獨資老闆:網店、IG小店、的士司機等自營業務

  • 👫 合夥經營者:補習社、工作室等分帳型業務

  • 🚴 零工經濟者:外送員、展場臨時工、平台接單者

關鍵判準:⚠️ 無僱傭合約|⚠️ 無公司代繳強積金


📝 二、自僱要報什麼稅?一張表秒懂差異

身份類型

應報稅種

稅率/計算方式

純自由工作者

利得稅

淨利潤 × 分級稅率(如香港兩級制7.5%~15%)

正職+副業接案

薪俸稅+利得稅

正職薪資按累進稅率+副業淨利潤課稅

平台經濟工作者

利得稅

淨利潤 × 分級稅率(如香港兩級制7.5%~15%)

重要區別

  • 利得稅:按「收入-可扣抵支出」計算淨利潤課稅

  • 薪俸稅:僅適用於受僱員工,公司需代扣繳


💰 三、自僱最高省稅關鍵:合法扣除「業務成本」!

這些支出可降低應稅利潤⬇️:

可扣稅項目

舉例

注意事項

營運直接成本

進貨、原材料、外包費用

需保留發票/轉帳紀錄

行銷推廣費

廣告投放、網站維護費

限商業用途帳戶

設備折舊與租賃

相機、電腦、辦公室租金

資本性支出需分年攤提

專業服務費

會計師、律師諮詢費

需正式收據

強積金供款

自僱人士強制性供款

香港每年上限HKD 18,000

居家辦公扣除

部分水電、網路費(按使用比例)

需證明業務專用區域

常見禁扣項目🚫:

  • 私人購物、家庭開支

  • 自付薪資(東主勞務不可列成本)

  • 已繳納的所得稅款


⚠️ 四、新手最常踩雷!3大錯誤與後果

  1. 誤判稅種

    以為接案算「薪俸稅」→ 漏報利得稅遭追稅+罰款8

    解法:向付款方索取《支付酬金通知書》(如香港IR56M)確認2

  2. 憑證不足

    無法提供支出收據 → 稅局駁回扣稅申報,淨利潤虛增

    解法

    • 開立專用商業銀行帳戶

    • 使用雲端記帳App分類儲存單據(保留7年!)

  3. 逾期申報

    ⏰ 關鍵截止日

地區

首次登記期限

報表提交截止

稅款繳納截止

香港

開業18個月內

收到稅表1個月內5

評稅通知書指定日

  1. 罰則:補稅+利息+最高刑事檢控(香港蓄意逃稅可監禁!)


🚀 五、聰明節稅策略:自僱必學兩大招

策略❶ → 「個人入息課稅」(香港適用)

  • 適用對象:低利潤/有其他個人收入(如租金、薪資)者

  • 方法:合併所有收入+扣除「個人免稅額」(單身HKD 132,000/已婚HKD 264,000)

  • 效果:可能適用更低累進稅率!

策略❷ → 善用「虧損抵減」

  • 業務虧損可抵銷同年度其他個人收入

  • 未抵盡虧損可帶往未來年

💡 專家建議:年利潤超HKD 100萬→評估轉「有限公司」分紅節稅+有限責任

📌 結論:自僱報稅3步驟安心完稅

1️⃣ 辨身份:確認屬自僱→申辦商業登記(除豁免行業)

2️⃣ 記帳目:分離公私帳戶+留存單據7年

3️⃣ 選方案

  • 低支出高利潤→選「利得稅兩級制」

  • 高免稅額家庭→選「個人入息課稅」

立刻收藏分享,助你和夥伴們稅季無痛過關!有疑問?歡迎留言討論👇


 
 
 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